欲蓋彌彰-欲蓋彌彰的故事-欲蓋彌彰的寓意-欲蓋彌彰的意思
時間:
小龍
成語
【簡拼】ygmz
【近義詞】適得其反、欲蓋而彰
【反義詞】相得益彰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緊縮式
【成語解釋】蓋:遮掩;彌:更加;彰:明顯。想掩蓋壞事的真相,結果反而更明顯地暴露出來。
【成語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七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懲不義也。”
【成語用法】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子】與其欲蓋彌彰,倒不如自己先認了。(聞一多《畫展》)
【英文翻譯】he who excuses himself accuses himself
【謎語】拔灰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齊國大臣崔杼謀殺齊莊公,為掩蓋自己的罪行,強令記載歷史的太史把齊莊公的死寫成病死的,正直的太史如實記下“弒君”事實,崔杼殺了太史,太史的兩個弟弟也是如此被殺害,結果弒君之罪沒有掩蓋,反而非常清楚暴露出來。
【成語辯形】彌,不能寫作“?A”;“彰”不能寫作“障”或“章”。
【產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