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3、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5、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7、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8、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9、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0、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1、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12、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懷》
13、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1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15、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16、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7、桂林山水甲天下。
1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1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20、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23、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桂林山水》
2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句
1、《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3、《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4、《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5、《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6、《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7、《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8、《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9、《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0、《春思》
【唐】皇甫冉
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
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
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句
1.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2.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許渾《咸陽城東樓》
3. 歸鳳求皇意,寥寥不復聞。——杜甫《琴臺》
4. 幾回憶,故國莼鱸,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5. 宮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蘇軾《虢國夫人夜游圖》
6.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唐·令狐楚《少年行》
7. 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崔道融《西施灘》
8. 無邊家國事,并入雙蛾翠。——秋瑾《菩薩蠻·寄女伴》
9. 漢家天子鎮寰瀛,塞北羌胡未罷兵。——汪遵《詠昭君》
10.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王維《少年行四首》
11.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鬢對起。——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12.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張祜《集靈臺·其一》
13. 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元好問《江城子·醉來長袖舞雞鳴》
14. 聞道皇華使,方隨皂蓋臣。——王維《送李判官赴東江》
15. 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16. 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屈原《國殤》
17. 今日樓臺鼎鼐,明年帶礪山河。——劉過《西江月·堂上謀臣尊俎》
18.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楊繼盛《就義詩》
19. 咸言上國繁華,豈謂帝城羈旅。——子蘭《秋日思舊山》
20.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王之渙《涼州詞二首》
21.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二礪》
22. 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溫庭筠《過五丈原》
23.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24. 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25.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羅隱《西施》
26.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27. 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
28. 尚憶先朝多樂事,孝皇曾為兩宮開。——王守仁《元夕二首》
29.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劉禹錫《蜀先主廟》
30.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31.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2.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銷殘戰骨。——辛棄疾《賀新郎·用前韻送杜叔高》
33. 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34. 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鮑防《元日早朝行》
35.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屈原《國殤》
36. 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鄭畋《馬嵬坡》
37. 為奏薰琴唱,仍題寶劍名。——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38.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送人赴安西》
39. 朔南方偃革,河右暫揚旌。——張九齡《奉和圣制送尚書燕國公赴朔方》
40. 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